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科学时报》披红献果谢专家

《科学时报》 2008年10月17日  第B3版


  锣鼓震响天,硕果堆成山。9月24日,在陕西省有关省市领导出席、国内外客商云集的“2008中国眉县优质猕猴桃采摘节”开幕式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刘旭峰、张有平、姚春潮、龙周侠、郁俊谊、马锋旺、陈永安7位猕猴桃专家格外惹眼,随着大会主持人请他们上台的声音,7位专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满面春风地走上舞台,还没有等他们站定,一队青年男女即每人手捧着大红锦绸和装满猕猴桃的果篮轻盈地走到他们的面前,为他们披红献果,并拉开一幅上写“增收靠科技,致富谢党恩”的横幅,一下子将猕猴桃采摘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台下立马爆发出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7位专家究竟干了什么事情值得农民群众如此爱戴?上台为专家披红献果的眉县金渠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张惠生一语道破天机:“今年我村3300亩挂果园喜获丰收,预计全村猕猴桃单项收入将突破2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收入最高的户达到10万元,收入3万~5万元的户比比皆是。除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县委、县政府实施‘果畜富民’的好政策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我村作为了科技示范点,给我们派来了最好的专家,指导我们走科技兴果和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路子,促进了果品质量和效益的大提升,全村农民对西农大专家怀有崇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所以,种植猕猴桃富裕起来的红星村果农,今天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专程赶到开幕式现场,为帮他们致富的西农大专家披红戴花,敬献果篮,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继选派多位科教人员赴世界各地猕猴桃生产先进国家学习交流,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海沃德、金香、红阳、徐香等一批优良猕猴桃新品种,研究总结出了“无公害优质猕猴桃栽培技术体系”,并在省内猕猴桃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显著提升了陕西猕猴桃产业的科技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眉县政府合作建立了集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农民培训和教学实践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猕猴桃试验站”。2006年,校县双方又联合实施了“眉县猕猴桃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学校13名猕猴桃科技专家与当地32名县、乡、村农技骨干共同组成8个科技入户工作队,负责包抓8个科技示范村。
 
  近3年来,以“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刘旭峰为组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科技专家组,走村入户,足迹遍及全县猕猴桃产区,手把手、面对面地为果农传授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了海沃德及“规范树形、配方施肥、人工授粉、无公害生产”等关键技术,累计举办科技培训320多场次,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2007年,8个示范村猕猴桃栽培发展到2.3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近1/5,亩均产量2500多公斤。由于品种优良,技术规范,优果率和果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各路客商争相购买,对全县乃至陕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