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2008年8月27日
8月25日,由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研究员和节水灌溉专家汪有科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项目,在陕西榆林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针对干旱缺水导致红枣产量低下的实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将雨水集蓄就地利用技术和山地微灌优化技术应用到山地红枣生产之中并进行示范,取得可喜成果。
项目组结合多年气象资料和灌溉理论,得出了陕北山地红枣生育期理论需水量为438.8mm;得出红枣不同降雨水平年的灌溉次数和灌溉次数年次系统的定额。在对传统涌泉滴灌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发明了涌泉根灌技术,并对山地雨水就地集蓄利用、山地枣园土壤保墒、山地枣园矮化密植栽培和山地果园高效施肥等技术进行集成,构建了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体系,提出了山地红枣集雨滴灌与山地集雨涌泉根灌两种工程技术模式。
中国工程院山仑院士和刘兴土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创新性明显,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田面微地形影响下的滴灌设计均匀度计算方法、山地涌泉根灌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