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2008年2月25日第4版
大学的创新文化应该是务实而不图虚名。这种创新文化有三个要素: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
大学创新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追求卓越。一心一意追求卓越,而心无旁骛。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个校园里充满了追求卓越的文化。即在这个学校干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卓越。学术追求卓越,管理追求卓越,一切工作都要高品质地追求卓越。学术追求卓越体现在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新思想,设法吸收别人的新思想。一方面如饥似渴地阅读学术杂志的文章,一方面在参加学术会议时抓紧机会和各种人才进行讨论。我经常提起萧伯纳的一句名言:如果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个人手里还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每个人的脑子里就同时有两个思想。所以学术上追求卓越的人一定要善于而且渴求和别人交换思想,集众家之长。这就是追求卓越的典型做法。
学术自由主要来自于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重大的科学发展主要靠机遇,而且在初期往往都不被人认同。除了像“两弹一星”这样的项目,国家可以顶层设计,可以将专家组织起来攻关外,一般的学术研究要提倡学术自由。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原始创新一般情况下在开始的时候不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我们往往不知不觉之间就扼杀了许多原始创新的东西。做领导的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权力去干预学术上的争议,特别是不要去扼杀这种你个人认为不行的东西,要让他们有机会。大学里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绝不是一个行政意志很强的文化。学术自由既要有政策的倾斜也要有目标的约束。国家应该让科学家作实实在在的贡献,不能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捞个人私利,损国家利益。
创新文化的第三个方面至关重要,就是学者自律。自律是学术自由的前提。学者自律,就是整个社会要全力支持学者搞原始创新的研究,但学者这个群体一定要自律。因为一旦失去社会的信任,学术自由就无从谈起了。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中,最致命的就是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现在开始走向危机。如果连学者自律都做不到了,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就不要谈了。因为大家都不相信你发表论文的真实性了,你的科研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希望大学能够务实地建设追求卓越、学术自由、有严格学者自律的文化。这种文化建立起来以后,将会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使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变得更纯洁,更有创造力。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教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作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