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别样征途】巴基斯坦留学生沙迪:中国给我热爱和自由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来到这所中国农业领域的顶尖学府,我感觉我是幸运的。”

沙迪(Sadia Noorin)是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朋友的推荐下她选择来到西农,开始了在这里的追梦。

一个温暖的称呼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18年入学的沙迪在2022年才重返校园。谈到对西农的最初印象,沙迪认为这里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陌生又新奇。

在生活方面,中国的饮食习惯与巴基斯坦有很大不同,中国的饺子、面食、火锅等对她而言都是从未接触过的存在。中国实验室的早八晚六的作息也让她感到陌生。但沙迪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节奏,完完全全成了地道的中国学生。她像中国学生一样早上七点起床、吃早饭,然后开始科研工作,到了中国后她还养成了午睡的习惯 “现在如果在午餐后不午睡一会的话,下午就觉得很难开展工作了。”她微笑着说道。

不仅是生活方面的差异,两国文化上的不同也常常让沙迪感到惊喜。刚到西农时,一个小小的误会让沙迪打开了实验室的交流大门。“一开始,他们都称呼我为‘师姐’,我很诧异,我的名字是‘沙迪’,他们为什么叫我师姐呢?后来才明白这是中国特有的称呼,他们叫我师姐是出于对我的尊重。”

一个陌生国度独特的称呼,饱含这群可爱的同事对沙迪的尊敬和热情。当沙迪了解到小小称呼背后的尊敬和亲热后,她感到十分惊喜和感动,这种类似家中姐妹之间的亲热称呼,让她感到亲如家人的温暖。

热情的帮助

短暂的适应后,沙迪就开始了在西农的科研生活,她几乎每天都是“泡”在实验室里,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但这种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并未给沙迪带来太多压力或者烦恼,因为她对科研事业有着浓烈的热爱。

“选择任何的专业都是要源于热爱和兴趣,其次是能力。热爱、兴趣和能力,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去做研究工作。”沙迪坚定地说。


沙迪在做实验 张梦真 摄.jpg

沙迪在做实验 张梦真 摄


沙迪师从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孙广宇教授,主要研究植物抗性基因。沙迪虽然对这个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但这和她之前在国内所做的内容完全不同,困难与坎坷在所难免。但是幸好有导师耐心讲解和帮助,她的科研工作很快就步入正轨。对此,沙迪十分感激。“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孙广宇教授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指导对我的学术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实验室同事们也很热心,每当沙迪请教时他们都会停下手下的工作耐心为她解答。同事们的帮助让沙迪体会到中国人的热心肠,科研生活也因之而更加美好。

目前,沙迪获得了中国政府发放的博士奖学金,正期盼着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出版。导师孙广宇教授评价道:“沙迪在她的博士研究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奉献精神和科研技能,她对项目相当有热情也很投入。我相信她将继续在她的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


沙迪(右)与导师孙广宇教授交流.jpg

沙迪(右)与导师孙广宇教授交流


奉献和收获

2020年,沙迪接受国际学院的邀请,开启了线上英语支教服务,至今也从未停歇支教的脚步。早在巴基斯坦时,沙迪就已经有过八个月的支教经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巴基斯坦,她都希望通过支教激发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热爱,让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接受更好的英语教育。


沙迪在合阳支教.jpg

沙迪在合阳支教


今年4月份,沙迪前往合阳县,第一次与这些相识已久的“小网友”见面。与孩子们线下见面,沙迪深深地被孩子们的童真和热情感染。有孩子特意为沙迪准备了小礼物,她十分珍惜。沙迪还受邀参加了孩子们的毕业典礼,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和独特的服饰都让她记忆犹新。

虽然才来中国两年半的时间,但向往自由的沙迪已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我去过成都、深圳、上海,我真的太喜欢中国了。”不仅仅是风景,沙迪同样非常喜欢中国美食,饺子、火锅都是她最爱。“我的同事经常在假期带我去享受中国美食,礼尚往来,我也会邀请他们品尝巴基斯坦的美食。”

“2025年我即将毕业,在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会继续努力完成我的课题,不负导师所托。”谈及未来规划,沙迪希望成为一名学者,继续为中巴友好关系以及植物病理学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杜佳妮,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法学21级本科生

高俊恒,植物保护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22级硕士

张梦真,创新实验学院植物生产22级本科生

编发:万玲

编辑: 周梅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