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往事】(62)新中国屯垦戍边的一代知识青年先锋

——记西农解放参军进疆的百余名学子

1949年5月20日,伴随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炮声,地处陕西关中西府的西北农学院与古都西安同日解放。抚今追昔,75年前百余名西农学子踊跃报名参加解放军,挺大西北,屯垦戍边奉献终生,突显了爱国主义在西农的传承与发扬,被一代代西农人传颂和赞扬。

报名参军

1949年5月20日上午,一野第二军军长兼政委王震与军部有关首长一行,乘吉普车从武功县城来到西北农学院看望师生员工,受到热烈欢迎。在学校大楼后的广场,王震高声宣布:“现在西北农学院解放了,我们欢迎这所大学回到人民的怀抱。”他用简明形象的语言,讲述了当前战争形势,同时指出胜利后行建设的紧迫任务。他说:“知识分子是我们国家的宝贝,我今天来就是请你们这些国宝去参加我们的队伍。打完了仗,我们就要搞建设,到边疆办工厂、办农业、修水利、办学校、搞科学研究,这些都需要你们。”

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王震将军来西农会见师生,给青年学生以巨大的鼓舞,特别是连日来师生目睹了解放军行装朴素、威武雄壮、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的情形,更激发了青年学生急切参加解放军的愿望。当日就有许多学生报名参军。5月21日,西农院部及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学生报名要求参军人数超过150人。经二军有关方面和西农地下党团组织联络人员共同商定,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的首批101名学生被批准参加人民解放军。此后,在学校师生向西安、渭南战略转移途中,部分学生也报名参军,随二军西

5月23日晚,师生员工高举灯火,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的口号,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刚刚学会的歌曲,在西农校门外大道边与当地群众夹道欢送西农首批参加解放军的学生。

当天夜里,参军学生背负行装紧急步行到达武功县城集中,经过4天短期政治教育和培训,分别编入一野二军城市工作队,分配到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及师团等多个部门。

7月10日,在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下,扶眉战役大获全胜。此时,泅水渡渭南逃的8000多名敌军被守候在南岸的第二军将士团团围堵并捕获,西农参军学生第一次在枪炮声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军新疆

扶眉战役后,遵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关于集中兵力歼灭“二马”(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的指示,第一野战军乘胜展开陇东追击,踏上挺大西北的征程。西农参军学生也随一野二军投身解放大西北、军新疆的难忘征程。

历经雷电交加的陇山风雨之夜,翻越极度寒冷的祁连雪山,穿越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战士日行军60至70公里,历时28天,2月初到达喀什,立刻投入大生产运动。

西农参军学生、教导团战士王思门回忆,抵达喀什没来得休整,第二天每人就领到一把砍土曼到距喀什市几十里的草湖开荒生产,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草滩上,缺衣少食的战士们顶着铺天盖地的蚊虫叮咬,夜以继日在月光下开荒,保质保量完成开荒任务,还创造了日均开荒1.68亩的最高纪录。1950年,当年部队粮油实现半自给,蔬菜肉类全部自给。

在“边疆安下心、扎下根”口号鼓舞下,1951年,指战员自己动手砍柴、烧制石灰、砖等,很快建起了一栋栋窑洞式的住房和营房。

疆后前两年,10万疆官兵不发津贴,每年节约一套军装,把节省的津贴投入地方兴办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工业,一改新疆没有工业的历史。

1952年冬天,当时在新疆九军呼图壁大营房农业实验组的陈冰(原名陈泽民)突然接到军部电话,“王震司令员让把西北农学院参军跟他疆的学生都招到军区。”

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王震来到会议室,门后说:“我要离开新疆了,这是组织决定。我把你们带到新疆,你们走了一段没有经历过的路,你们把知识奉献给了新疆,在不同岗位上作出了大家都认可的成绩。”鼓励之后,他又说:“新疆建设刚开始,你们谁也不要离开,哪一批来的都不能走,你们有了这几年的经验是很宝贵的。”

讲完这段话,王震起身来到学生面前,和大家握手告别,面对司令员,大家心情既激动却沉重,难以言表。

王震对多次陪他考察工作的陈冰说:“很熟悉嘛”,他笑着伸出手:“陈冰,你要把这支(西北农学院)队伍给我带好!”走到女战士王毓秀跟前,司令员拿出一本书说:“你是学园艺的,送你一本书,我了送给王毓秀同志,也签了名。这是孙华教授写的《蔬菜学》专著。”王毓秀激动地说:“谢谢司令员,孙老师曾留学日本,是我们园艺系主任。”王震高兴地连声说,“好啊,好啊,我看了这本书写得好,很好,很适用。”他鼓励王毓秀把事业搞起来,把湖南的辣椒引到新疆来,“在新疆吃到湖南的辣椒,我给你庆功。”

12月,王震离开新疆。他离开时不忘西农学生,西农学生也永远记住敬爱的首长。此后,成长为不同部门、岗位骨干的疆学生,每遇困难和逆境,他们总会想起这次难忘的离别会见。他们要像司令员那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扎根新疆一辈子。

扎根边疆

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原在二军参军的西北农学院学生,被分配在生产建设兵团或国防军部队、军区,承担不同工作和战斗任务,有的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担负起屯垦戍边、保卫边疆的重任。

参军学生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为各族人民办好事”的指示,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在部队大熔炉的锻炼经历当作财富,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哪里艰苦到哪里,哪里需要到哪里,勇于自我牺牲、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始终不忘参军初心,锻炼成长为屯垦戍边知识青年的先分子,为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部队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很多人成为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农业、畜牧、水利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技术骨干或部门负责人,如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的王文喜,塔里木农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三,塔里木农垦大学代校长雷家騋、副校长熊牧,兵团勘察设计院院长常鸿,农八师师长陈冰,农二师总农艺师蔡康,农二师科委主任邓彬,新疆林业厅副厅长陆平,畜牧科学院副院长牧立,南疆军区纪委正师职专职委员王思门,新疆军区汽车某团副政治委员何俊秀,新疆军区军马处副处长卢扬吾,南疆军区兽医防治队队长许德治,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郭铣,解放军一野二军政治部秘书吴颖等。

现在当年那些志在边疆、热血阳刚的西农参军疆学生,多数人已年近期颐或已故去,埋骨天山南北。他们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西农人前赴后继献身边疆。

这一切正如《王震与我们》一书中评价:“1949年5月,王震到武功动员西北农学院一百多名学生参军疆,这个先导对西农以后的毕业生到新疆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五十年代西北农学院几批疆的学生对新疆农业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兵团这个大熔炉也成就了知识分子的人生。”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