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往事】(64)恩师张君常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image.png
张君常指导博士生徐明岗

1980-1984年,我在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读本科,张君常老师是“土壤物理学”的授课教师。每次讲课,他总能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传授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等深奥的科学知识。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和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1991-1994年,我如愿成为张老师的博士生,更多地聆听他的教诲,也进一步感受到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他对学生课业要求特别严格,要求我们做到实验记录清晰整洁,撰写报告条理清晰,但对我们的生活则特别关爱,犹如对待自己孩子。

在张老师身边读博的三年多时间,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入学。1990年前后,国家鼓励科技人员下海,研究生成为“书呆子”的代名词。根据数年的工作体会而我却深深感受到本科乃至硕士期间学到的知识还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科技发展及深度研究的需要,1991年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张君常老师的土壤学博士。由于我的英语基础较弱,英语考试成绩距录取线还差2分。张老师及时找我了解相关情况,得知我是唯一的土壤学考生且专业课成绩很好,有4-5年的工作经验且有强烈的读博意愿后,多次找相关领导和研究生院沟通交流,破格录取了我,给了我继续深造、改变命运的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

第二件事是督导我阅读文献并撰写科普论文。入学后,张老师经常督促我阅读文献并及时总结,不仅指导我紧紧围绕当时的热点科学问题即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水分运移建立系统思想和辩证思维,还常常讲述虞宏正院士的故事鞭策我。在张老师影响下,我查阅了大量SPAC相关文献,撰写了SPAC水势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SPAC水流通量与水分运动阻力、根区土壤水分运动与根系吸水、 SPAC能量转换与蒸腾失水、SPAC水分最优调控 和SPAC物理场与水分运转6篇科普论文,张老师对6篇论文初稿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阅读和修改,由于知识新颖、系统,1993年,6篇论文在《陕西农业科学》1-6期连载发表,这也是我首次发表系列论文。论文的发表极大鼓舞了我撰写科技论文的信心和勇气,对我以后的科研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件事是引导我分析博士研究数据和发表论文。张老师学识渊博,思维敏锐,数理基础非常好。他指出可用热力学原理计算磷钾等养分运移的活化能等参数量化表征我博士研究数据中养分运移的难易程度,不仅发展了土壤养分运移的基础理论,也丰富了土壤热力学原理的技术应用。他指导我用多因素分析、偏导数等方法,量化多因素下单因素的作用大小;用微积分方法,量化磷养分运移亏缺的程度和大小,显著提升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我在SCI期刊《土壤圈》发表系列论文3篇,在《土壤学报》发表系列论文4篇,成为当时发表论文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优秀博士论文。

张老师将毕生献给了土壤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其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土壤热力学及土壤水分、养分运移转化能量特征的理论与实践。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楷模。

师恩如山,师德似海。张老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徐明岗,1984年毕业于西农土壤农化系,199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李晓春

终审:徐海